老子说:“虽有荣景,但燕子超然。”荣耀是一件了不起的事。人类想要创造美丽的形态,但他们也需要美丽的心灵和控制欲望和知识的能力。这是“超越”。感情没有这种受约束的思维和超自然的能力,文明的发展就很难继续下去。因此,中国艺术具有素朴的原则。如果我们想要发现美,创造美,并在这一领域积累能力,我们也有另一种控制美的能力,使对美的追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存。在这方面,中国文人艺术实际上提供了一个“节制的典范”。
明辨:徐悲鸿等人从现实主义的兴衰来判断绘画史的兴衰,批评文人画脱离现实,认为文人画是中国画衰落的起点和根源。但从你刚才说的概念来看,文人画其实有很深的实践性。
朱良之: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历史,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。自元明以来,袁思嘉、武门画派、徐渭、陈洪寿、石涛、八大仙等画家。他们以杰出的创作,将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,开创了中国画的新纪元。
如果认为中国画在元以后失去了唐宋的传统,那就是走下坡路了。它是在大量西学进入中国之后,对自身传统的一种碎片化认知。艺术的发展是有内在原因的,更仔细地了解它有利于进入其内在的精神空间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只画枯树、寒林就好,艺术应该保持它的丰富性。